参加“天下第一考”的法考er,很多都是为了拿到法律职业的敲门砖,或者为自己增值赋能。

而在职场上,能力全面,有各种证书傍身的人才,必然会更占优势。

那么在法考上岸后,同学们还可以考虑参加哪些考试,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

 

公务员考试

法考er熟知的法官、检察官、公证员(事业编)等都是要先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政府部门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人员也要同时通过法考和公务员考试。

我们比较熟悉的公务员考试,有国考、省考。报名参加国考和省考,成功上岸公务员,也是许多法学专业学生和法律从业者的理想目标。

公务员的工作整体比较稳定,法律类公务员的工作专业性较强,与之对应的,工作认同感和发展前景也都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法律类公务员的岗位需求较多,招聘数量常年排在前列,且由于法考证书是硬性要求,竞争的比例也会相对小点。

因此,在法考上岸拿证后,同学们可以考虑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从事法律类工作的公务员。

但也要提醒:法律类公务员的工作饱和度很高,工作压力较大;上岸难度也较高,因为你要和同样通过法考的优秀人才竞争。

 

法硕考试

全称: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是一项选拔性考试。按学位类型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按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

法律职场相对较卷,卷专业知识,卷工作经验,也卷学历。有的律所、公务员的招聘会直接明确要求学历为法学硕士及以上。

因此,想要专攻法学某一领域的,想成为更专精的法律人才的,想在法律职场取得长足发展的,不妨挑战一下法硕考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信学历优势+法考证书优势,可以更直观展现你的水平和能力,让你在职场中拥有更多竞争的机会。

 

CPA考试

经济和法律是现在社会的关键词,且两者常常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法考考试和CPA考试也是难度和含金量都很高的考试。

如果你同时拿到了CPA证书和法考证书,你的竞争力可能会有1+1>2的效果,会更有机会进入黄金领域,比如投行。

也正是因此,很多法考er在结束主观题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紧锣密鼓的考证之旅,向CPA发起了挑战。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CPA的报考学历条件为高等专科以上,成绩有效期为五年。

如果你未来的职业方向涉及到资金和会计等,还是很建议参加CPA考试,拿到CPA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