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主管研究生培养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与仲裁法学。
一、社会兼职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会理事、中国仲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强行行为法学会理事。
二、教育背景
1.1987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系,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2.1996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3.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三、荣誉奖励
1.2013年7月,《民事裁判过程论》荣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中国法学会)。
2.《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阐释》2005年6月获得全国第六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3.在2011-2012学年获得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特别奖。
4.在2005-2006学年获得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特别奖。
5.在2002—2003年度中荣获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学奖;
6.《完善民事证据制度是我国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关键》(二人合写)获得2000年全国司法改革优秀论文奖;
7.参与撰写的《仲裁法理论与适用》获得司法部2000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8.1999年1月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宪梓教学奖三等奖;
9.1999年1月获得中国政法大学三育人奖;
10.1999年2月被评为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
11.1996年11月25日获得中国政法大学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12.1998年12月获得北京市第二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四、科研成果
(一)主要著作与教材
1.《民事裁判过程论》(独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2.《协议仲裁制度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10月 。
3.《民事诉讼法学》(合著),宋朝武主编,“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2011年3月第2版,2012年12月第3版,2015年8月第4版。
4.《调解立法研究》(合著),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 科研项目《调解立法研究》最终成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
5.《民事诉讼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2008年2月第2版, 2012年12月第3版,2015年8月第4版。
6.《仲裁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2015年8月第2版。
7.《民事证据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
8.《民事诉讼法》(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1版,2013年8月2版。
9.《民事诉讼法》(独著),黄进总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10.《民事诉讼法学》(独著),法学e系列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
(二)主要论文
1.《以克服“送达难”优化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12月。
2.《论裁判形成过程之司法公开》,《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与走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
3.《以利益衡量为基础构建民事执行拍卖效力制度》,《法学杂志》,2014年8月。该文2014年第1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转载。
4.《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空洞化及其克服》,《法学评论》2013年第5期,2013年9月5日《新华文摘》转载。2013年9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转载。
5.《消极确认之诉的理性阐释——兼对九十九年度重诉字第六九四号民事判决的分析》,《月旦民商法杂志》第35期,2012年3月。
6.《Interest Measurement in Judgments on Disputes over Copyright Infringement》《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July-August,2012,
Issue50.
7.《著作権侵害紛争裁判にある利益のバランス判断》,《中国知的财産》,2012年9月。
8.《医疗行为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之探讨》,《新疆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9.《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自认的限制性规则》,《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
10.《商標権侵害訴訟における自認の制限的適用についでの考察》,《中国知的财産》,2011年3月,第29号 。
11.《特許権侵害の賠償額の認定における証明妨害の適用》,《中国知的财産》,2011年7月,第31号.
12.《司法过程能动性的理性思考》,《河北法学》2010年1月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5月全文转载。
13.《浅析案外人异议之诉》,载于《民事诉讼法学专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8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14.《检察院监督民事诉讼之历史与现实反思》,载于《司法改革与民事诉讼监督制度完善》(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0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15.《论司法过程的权利生成功能——以民事权利救济为视角的分析》,载于《法律适用》,2007年11月 。
16.《诉的利益及其考量》,载于《法大民商经济法评论》第三卷,2007年11月。
17.《反思法院调解主体的社会化》,《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2月。
18.《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正当性质疑》,载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12月第六期 。
19.《法院调解主体社会化的思考》,载于《司法改革论评》,2007年3月 。
20.《法律职业教育初探》,载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文选》,2007年6月。
21.《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思考》,载于《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2.杨秀清、韦选拾《仲裁协议效力扩张若干问题研究》,《仲裁研究》,第十一辑,2007年3月,法律出版社。
23.《质疑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载于《法大民商经济法评论》(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4.《质疑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载于《法大民商经济法评论》(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5.《约定仲裁机构不明确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北京仲裁》第51辑2004年6月。
26.《论司法考试与司法官选拔制度的衔接》,载《人民检察》2006年9月。
27.《论司法解释权与审判权》,《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4月 。
28.《解读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河北法学》2006年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司法制度·诉讼法学》2006年7月全文转载 。
29.《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阐释》,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司法制度·诉讼法学》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诉讼法学精粹(2005卷)》全文转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
30.《约定仲裁机构不明确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北京仲裁》第51辑2004年6月 。
31.杨秀清、李琳《试论仲裁裁决的撤销—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二人合写),连载于《仲裁研究》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
(三)主持或者主要参与项目
1.2018年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研究》。
2.2018年主持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3.2016年主持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再审制度与审级制度衔接研究》。
4.2015年主持中国法学会“深入研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专项课题《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研究》。
5.2013年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毕玉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4BFX060)《转型时期民事诉讼架构下的司法公开研究》工作。
6.2017年主持横向项目《知识产权纠纷仲裁实证研究》。
7.2011年主持横向项目《民事裁判思维研究》。
8.2010年主持横向项目《环境侵权诉讼证明责任理论与实证研究》。
9.2006年主持中国政法大学诉讼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协议仲裁制度原理研究》。
10.2005年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宋朝武主持司法部重大项目《调解立法研究》工作;
11.2010年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费安玲主持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法学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设计改革研究》工作。
12.2010年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宋朝武主持教育部项目《仲裁证据制度研究》工作。